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2024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05-06          阅读:0

 学校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密围绕我校加快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和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督导工作在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在学校高度重视和各培养单位大力支持配合下,督导工作有效推进了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2024年度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持续走深走实。

 一、质量督导体系建设不断强化

 根据学校学位授权点布局与新变化,完成新一轮校级督导专家聘任工作,成立第二届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专家组,形成涵盖不同学科的督导专家队伍。武雄副校长出席督导工作会议并讲话,充分肯定了督导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提出新的工作期望,并为20位新一届校级督导专家颁发了聘任证书。目前,学校共有180名研究生教育督导专家,其中校级督导专家20名,院级督导专家160名,形成了研究生培养过程全覆盖的质量督导体系。 

 

 武雄副校长为校级督导专家颁发聘任证书

 二、全过程督导工作持续走深走实

 校级督导专家围绕招生复试、课程教学、培养过程、学位论文等关键环节,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实施全过程督导,全年督导研究生课程350门次、700多学时,督查硕士、博士研究生复试近500人次,督听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218人次。对督导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反馈意见,同时积极挖掘优秀典型案例,发挥引领作用。督导专家与学院紧密联系沟通,反馈意见与建议,为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提升培养质量保驾护航。


 

 督导招生复试工作

 

 督导课堂教学工作

 

 督导学位论文各环节答辩工作

 三、院级督导严格把关培养质量

 学院在研究生督导工作中贯彻全过程督导机制,建立“招生-培养-答辩”全过程督导体系,形成“督导-反馈-整改-提升”闭环管理机制。如土地科学技术全院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开展“双盲评审”和预答辩制度,督导组全程跟踪,提供指导,严把质量关。马克思主义学院督导工作在扎实推进规范流程、强化学术监督、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取得成效。督导组定期督查培养环节,及时反馈问题并督促整改。能源学院督导组对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监督,提出建议和指导。号召导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提高导师心理辅导与人文关怀能力,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


 

 学院督导工作活动 

 四、开展多形式专项督导提升工作质效

 研究生院组织校级督导专家赴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海洋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开展专项督导工作,全面了解理、工、文等学科开题工作实施情况,受到学院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欢迎。督导组充分肯定了各学院在制度建设、流程规范、报告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专项工作总结报告,报告围绕开题工作组织实施、严格流程管理、优化报告提纲、强化评议工作质量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此外,研究生院积极组织校级督导专家参加学位授予点合格评估会议,全面和深入了解学院学科建设情况,促进拓宽督导工作思路,为后续督导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督导专家作为良师益友,课后积极与教师深入沟通交流,助力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校级督导专家赴学院开展专项督导工作 

 五、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研究生教育改革

充分发挥督导专家组专业全的优势和特点,开展全方位督导。督导专家对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列改革发展文件给予充分指导;积极参与名师讲堂、创新资助、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会及校内外教育教学系列评奖评优等专项评审工作;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参与招生宣传;加强青年教师授课督导,注重挖掘教学优秀案例。督导专家作为优秀导师在学校新任硕士、博士导师培训会上分享研究生培养经验,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在教研室组织下,督导专家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同组织人才培养联合研讨会,讨论研究生联合野外科研考察、培养等问题,促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助力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校级督导专家参加校际合作活动 

 六、加宣传营造良好质量文化氛围

 对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时讯、简报、年报等进行多渠道宣传,扩大督导工作的影响,确保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广泛性。通过编制《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年度报告》和《研究生教育年鉴》,全面总结和系统剖析学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成效与不足,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在学校主页等平台公开质量报告,增强透明度,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推动质量文化建设。通过多元化宣传,营造了重视质量、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究生教育质量相关年度报告

 七、加质量监控信息化建设

 持续加强质量监控信息化建设,将督导工作信息化模块统一到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中。校院两级督导专家均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端,在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时开展招生复试、课堂教学、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等质量评价工作。构建“学生评价+教师自评+督导评价+同行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开展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与督导工作形成点面结合的质量监控体系,助推研究生课程、教学和培养质量的提升。


 

 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价模块界面 

 八、强化督导工作质量,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通过持续强化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有力促进培养单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升,并取得显著成效。

 2024年度,学校研究生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荣获“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和“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两个赛事的全国一等奖各一项,取得历史性突破。在“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中,获得研究生组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名的佳绩。3名研究生获得北京市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2篇博士学位论文获评“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校开展研究生“科研激励项目”评选工作,加强研究生科技创新奖励扶持。本年度共有555名研究生获得表彰和奖励,奖励总金额200万元,激励产出高水平学术论文、专著、专利及高等级奖项等各类高质量成果共计837项;项目实施四年来已累计激励产出高质量成果3000余项。


 

 

 研究生教育高水平创新成果宣传 

 九、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

督导专家发掘总结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优秀案例,加大宣传,促进相互交流学习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如土地科学技术学院《科技道德与科学方法(测绘类)》课程和经济管理学院的《组织行为学》《应用经济学前沿》课程,教师将理想信念、科研价值理念融入教学,促进学生本领提升与思想人格全面发展。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同位素地质年代学》课程、科学研究院《沉积地球化学》课程和信息工程学院《遥感地学模型1班》课程,教师善于通过案例与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空间物理学新进展》《地球物理反演理论》课程,青年教师专业精深,教学内容丰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育部《户外运动理论综述》《体育科研方法及科学写作》课程,教师授课深入浅出,结合实践,实用性强。自然文化研究院《教育学原理》和数理学院《数据处理与分析》课程,教师课堂管理高效,学生参与度高,通过课后作业或案例强化知识掌握。经济管理学院的《市场营销》《商务谈判》课程,教师通过模拟教学手段,开展实战性模拟训练,教学效果良好。


 

            《科学道德与科学方法》课堂 《遥感地学模型1班》课堂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课堂 《沉积地球化学》课堂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课堂 《商务谈判》情景模拟课堂  

 十、积极建言凝聚共识

 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秉持 “多发掘、善诊断、重反馈、促改进” 原则,通过对各环节督导问题的建议反馈,促进形成以督促改、持续完善的闭环机制。

 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将继续围绕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重点任务,通过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探索创新举措,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素材来源:研究生教育督导专家组、研究生院

          文稿编辑:赵琳

         责任编辑:韩东昱